美国就业市场是否迎来“拐点”?
2013-07-26
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意外下降到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据新华社电美国著名就业服务机构ADP2日的报告显示,2月美国私营部门的就业岗位比上月增加21.7万个,超过平均预期的18万个。随后美国劳工部3日公布,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意外下降到近三年来最低水平。
“一增一减”引发“拐点论”
这一增一减引发了外界对美国就业市场复苏是否将迎来“拐点”的思考。
报告显示,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增加的主力军,分别增加了10.4万个和10万个;大型企业就业岗位增加了1.3万个。
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经济学家孙文松说:“(就业岗位增加)是一个更加健康的就业市场即将到来的先兆。”
更能代表趋势的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四周移动平均值也降至38.85万,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上述两个领域的数据可以看出,不仅美国失业情况已回暖至关键临界点,就业岗位增加的动力也已大大增强,这两个趋势共同支撑了一个确定的判断,即美国就业市场正处于可喜的复苏通道中。
两因素助推就业回暖
因为尽管美国经济已复苏一年半有余,但涉及民生根本的就业领域进展一直不明显,成为上至总统下至民众的“心病”。推动当前就业市场复苏的主要动力来自以下两方面。
其一,美国服务业和制造业活动扩张步伐明显加速,对就业岗位增加贡献巨大。其二,美国企业盈利上升,裁员不断减少。
尽管美国就业市场正在不断好转是不争的事实。但分析人士认为,三方面的因素决定美国就业市场在年内难以出现持续的实质性改善。
第一,随着放弃找工作的人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失业率下降趋势可能反复。
第二,就业岗位难保持持续增长。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每月必须新增30万个就业岗位才能显著降低高失业率,这对刚走出危机的美国企业来说难度相当大。
第三,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不足以显著拉低失业率。从根本上讲,经济增长是提升就业和减少失业的基础,而外界普遍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增速只能在3%至4%之间。分析指出,这一增速远不够让美国就业市场出现持续的实质性回暖。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