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厦门   杭州   沈阳   成都   大连   郑州   美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新加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免费热线:4008-303-103
香港总部: 00852-2868-9200

新加坡国大调查显示,私宅转售价1月续升

分享到:
2013-07-26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所追踪的新加坡房地产价格指数(Singapore Residential Price Index,简称SRPI)显示,本地私宅转售价格今年1月继续上升,指数上涨2.6%,其中,中央区上涨2.7%,非中央区上涨2.5%。

  这也是继政府今年1月13日推出房市场降温新措施后,出炉的新数据。

  卓登新达国际研究部主管陈瑞谨受访时说:“每个月要是上涨2.6%,其实是相当惊人的,也就是说,以此类推,一年就要上涨31.2%。”

反映降温措施生效前 已竣工私宅价格走势

  不过,负责编制这个指数的国大房地产研究所成员之一林秀琴副教授受询时也指出,在1月份,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交易是在降温措施之前成交的。

  因此,昨天公布的预估数据,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的是降温措施生效前的已竣工私宅的市场价格走势。

  她相信,2月份的数据会更好地反映降温措施在短期内带来的冲击,因为那将是措施后第一个完整的月份数据。

  陈瑞谨也相信,2月份的数据应该比较有代表性,价格上涨的幅度应该不会那么惊人。

  此外,必须注意的是,国大指数追踪的是一篮子的私人共管公寓项目(全岛26个邮区的364个私人共管公寓),并不包括未竣工项目、有集体出售潜能的项目和单位数目少于40的小项目。

  此外,篮子内的项目是那些竣工不久到竣工10年的私人共管公寓。

  市场人士指出,新旧私宅项目的销售价格本来就存在着落差,因为新私宅的买家多用来投资,但旧私宅买家多买来自住。

  陈瑞谨说:“不要忘了,这(国大的指数)只是局限于已竣工的私宅项目,并不包括(由发展商直接售卖的)新单位和超小型单位。因为多数的超小型单位还未竣工。”

“袖珍单位”扭曲私宅价格指数

  随着超小型单位越卖越多,它们对本地整体私宅价格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市场人士因此批评,这类“袖珍单位”扭曲了私宅价格指数,制造价格正在飙涨的“假象”,从而托高其他领域,包括组屋转售价格。

  虽然陈瑞谨也相信,国大数据也反映了买卖禁令(caveats)的滞后效应,但他指出,最近的一些数据和现象显示,新降温措施的力道或许还不够,可能是由人们对通胀的担忧促成的。

  他说:“与8月份比较,今天和接下来的通胀率都更高。我相信大多数的买家都转向了购买‘实在’资产(如房地产)来对冲通胀风险。”

  花旗集团经济师吉伟正在一份报告中也指出,在新降温措施后,最近一些刚推出的新私宅项目买气都很旺,出人意表。

  在新预算案中,政府将公积金的收入顶限从目前的4500元提高到5000元,而一般中等入息的国人又倾向于将大部分的公积金存款拿来支付抵押贷款,因此,他认为,这有可能会助长组屋或大众私宅的需求,从而推高房价,进而导致密切关注房价走势的政府再出手降温。

  与去年同期比较,国大的新加坡房地产价格指数已上涨了12.4%,其中,中央区价格上涨了8.9%,非中央区上涨的幅度较大,上涨了15%。

  截至1月为止,非中央区的价格已比上一个高峰高出20.2%,代表高档私宅的中央区,价格则还是稍微落后(低1.2%)于07年11月的上一个高峰。整体来说,新加坡房地产价格指数已比上一个高峰高出11.6%。

  除了1月份的预估数据,国大昨天出炉的数据也包括了去年12月的修正数据。

  去年12月本地私宅转售价格微涨1%,其中中央区微跌0.8%,非中央区则上涨了2.3%。
(本文来源:海外房产网 )